一、时常训练判断真实自我还是小我
真实自我:一件事做起来很难,你知道会遇到很多障碍,但是,一旦做了,你会给自己点赞
小我:当时做了,很舒服,但是做完了之后,会觉得自己好low,瞧不起自己。
通过对比,我们发现可以用舒适区来判断。比如,出现一个让自己不舒服的时候,小我在拉我回舒适区“快解释一下让自己舒服,没那么尴尬!”解释完了当时你是舒服了,但是回过头来到最后还是会怪罪自己“我解释那么多干嘛?别人都不在乎你解释没解释。不要把自己太当回事了。”
举个例子,假如我今晚想给女孩发一个信息,我很纠结,我是发还是不发?那么如何判断这个事是不是真实自我还是小我?
判断的标准不在于发短信这件事本身,而是在于你的心理出发点—起心动念,本质上,还是取决于你是一个什么样的人。这样说比较虚,怎么判断自己真实的起心动念,可以观测自己当天的状态,比如,如果你当天很开心,过得很充实,晚上突然想起对方想聊聊天,“嗨,你干嘛呢?”,此刻,你更多是想用自己的快乐和充实去感染对方,这时候的出发点就是真实自我的。相反,如果你当天很颓废,本来说好去跑步锻炼结果又宅在家里玩了一天的游戏,本来想出去买菜自己下厨做好吃的结果又因为偷懒而叫了外卖,一天过去,什么事也做不好,到了晚上,自我感觉很寂寞想找人聊天,此刻,你更多是带着向对方索取价值动心,这时候找别人出发点当然不行。
需要注意的是,真实想法不一定是真实自我。真实想法有时候是小我,真实自我是不会有情绪的,是开开心心的,是一个能够自我满足的人。
今天晚上,我的老板喊同事们去聚会、唱歌,我真实想法是不想去的,同时也纠结这样会不会给老板印象不好,想和老板找借口说不去。但后来想一想,我是一个放的开、扛得住的人,老板请吃饭,不仅省了一顿饭,还能娱乐一下,甚至倘若我能在聚会过程中放的开,老板也开心,我能做第一个唱歌的人,我能带领大家活跃气氛。所以很明显,结论就是你应该去。当然了,如果你今天晚上是真的想做一件事,比如有更重要的事,那结论就反转了。
排队修自行车,修自行车的大爷很厉害,在万众瞩目之下,如果能在排队时和大爷聊上一会儿天,攀上关系,会显得自己社牛。但是这个大爷很清高,为了和他搭上话,我打算尝试讨好他。这时候,比大小,我小了,这个行为就是小我,那么不如不做。
综上所述,要加强训练的是判断力。这里分为即时判断和总结判断。
即时判断:
一件事做不做,你可以三问自己: “你做了会舒服吗?” “你的起心动念是什么?” “你觉得你以什么样的身份验证去做这件事?”
总结判断:
每天,要都要学着看着自己某些想法是小我还是真实自我。吾日三省吾身,省的是小我。做到能随时随地,能写日志(形式不重要,简单便捷即可,建议用身边每天都带在身上的东西—手机)。
写日志主要是包含几个要素—事件、情绪反应、想要做的事情、你对想做事情的判断。观察自己内心的情绪,是不是忽然高兴,或是忽然愤怒等,然后去分析一下接下来要做的行动是小我还是真实的自我,如果是小我,请抗住,如果是自我,没问题放行。
所有的情绪都是小我?是的,我们认为,真实,平静,安宁,愉快这些不算情绪,它是身体的本来状态,它很像我们听音乐的时候。
二、只记录正面回忆
收集自己觉得自己牛逼而不是low的回忆。 别人的鼓励,比不上对自己的鼓励!所以要自我感觉很好的回忆。
但一旦我们去回忆自己,难免会回忆到一些让自己觉得很失败的记忆。 那么如果负面回忆来了怎么办?注意力训练,把注意力转移到自己身上,可以试着自我娱乐,比如唱首歌给自己听!
具体的训练方法,很简单,写收集日记,只收集两三百个赞就够了。
主要记录,包括发生了什么事,你的反应是什么,反应下的行为自己做没做?做了是不是负赞?没做的话算不算抗住情绪了,抗住便是好赞。
那么什么样的经历才是值得点赞的呢?可以这样判断,这件事做完之后,一天躺在家,感觉自己很充实。就是值得点赞。
注意事项: 1.并不是自我鼓励。 类似“你一定行的,你最棒了,你厉害”这种自我鼓励。对于潜意识来说,是反向的。
2.并不是大事件才点赞。 类似今天健身了、或者一些社交小的细节,比如今天和老板沟通,情绪上做到抗住了,也是值得点赞的。
二、经常规划自我娱乐
约会时,面对女孩的放鸽子,一般有三种回复:
第一种:“没事,下次再联系,我自己一个人吃也挺好的,下次再约。没事,你不要有太多的心理负担没关系的。”
这种是典型的虚伪的小我,传递了一种负能量,小我的情绪,虚伪地压住,装的和做作。
第二种:“你这个人怎么回事啊?!,不知道我搁这等了大半天?”
这种就是典型的真实小我,直接释放愤怒的情绪。
第三种:“这样啊,没事,你忙你的吧,我吃了啊。”
咋一看这种和第一种很类似,然而所属的心态是不一样的,他的心态是:我的生活很富裕,我的约会并不是为了讨好你而是自我娱乐,现场中并不是没有你我就很无聊什么的,我本来就规划过周围的自我娱乐项目,比如那里看看这里玩玩,和对方约会,是看看能不能旁边有个女孩,能够跟她聊也挺开心,如果没有,也不妨碍我别的节目。
所以,人要学会无时无刻自我娱乐,做到全世界只剩下我一个人了我依旧能活得潇洒。
注意力训练,伸手感受手指的存在,然后摸胸口感受自我脉搏的跳动,可以给自己唱歌,滋养自己,这就是自我娱乐,自我满足。感受我们小时候很会自我娱乐。坚持15~30分钟,让自己沉下来。
偶尔停下来,感受自己活着的感受。 偶尔给自己唱歌。 沉下来对周围的东西欣赏。 和女孩约会,感受自己活着,有美女相伴,我没被判刑,我活着真好。 想要比别人价值更高,就是我的注意力不被别人带走。 我活着世界才在,我不活着这个世界对我没有意义了。 平时说话,要沉稳。别装。破坏和谐的声音。
突破舒适区 很多人其实都在心态不好的恶性循环里面,比如白嫖心理,患得患失等,他们是还不够痛。如何跳出这个循环?就得跳出自己的舒适区。 但舒适区是外功,内功还得是心态训练。
不要鼓励自己-正确树立我是谁 “我行的,我能做到”的心理暗示/潜意识就是我不行!潜意识我是谁?我是个做不到的人。 应该是:最开始就是行,做不到很正常,我做不到只是暂时做不到。我状态好或者假以时日我一定能做到的。潜意识我是谁?我是个做的到的人。
熬到开悟点 不断训练,有一天你看到自己那些胡思乱想的想法,你会觉得搞笑,然后,全力接管自己的身体。
解除遏制-释放练习 做某事之前,可以调整状态。 让全身肌肉紧绷起来,然后释放。比如,到山坡上大喊一声。但是如果没有山,那就直接看内心深处有多少东西在阻挡我们,你可以尝试啊一声,会发现,不太敢,这就说明有东西阻挡,难道,我可以换成不出声,这样阻挡就少了很多。
实战训练 一旦跟别人接触,就是实战状态。失败以后,回到一个没有人的地方,解除遏制,继续实战。
熬过一个月 要改变,自我本能有对抗机制,要对抗一个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