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情景自信
一个很厉害的科学家在科研会上能够夸夸而谈,表现得很自信。但是有一天,他出现在音乐厅,那里都是艺术家的天下,他没法融入到里面去,所以没法自信。
容易被所处在的环境影响的自信,称之为“情景自信”。“我有什么,我就自信。”
二、核心自信
2.1 核心自信与情景自信对比
假如你在社交中突然被喊要唱一首《青藏高原》,你站起来唱了,但是发现那个调没对上——唱得太高了,你想重新来一遍,但是需要和周围的人表示一下,不能让自己很尴尬,不能过意不去。这种情况下,脱口而出:
“不好意思哈,我起高了,好久没唱了都忘记怎么唱了……”
这是一种不自信的表现。我们称这种行为是一种缓解尴尬的找补行为。
“……do(哆)、re(来)、mi(咪)、fa(发)……,是谁站在……”
拥有核心自信的人,没有过多的废话,更关注在自己的唱歌这件事上,而不是自己在周围人的形象上,所以他直接重唱,不掩饰自己。
假如,你和一个不怎么认识的人在谈话,对方问你TA的某件事做得如何,而你觉得这件事是不对的行为,此时此刻,正在思考怎么和TA说。
你的内心正在纠结,但是对方已经问出来了,你一时半会儿不知道如何告诉TA这件事不对,但是出于礼貌你又不能不回答,所以你表现出来纠结和思考,让对方给你时间,你想让对方知道你需要一点时间组织好语言然后才能表达自己的想法,但中间不能不说话,最怕空气突然安静,怕对方注意力跑掉。于是如下说:
“这件事我怎么说呢,这个……,额……,等下哈,我想想啊,这个这个,其实……我想说,是你不太对。”
拥有核心自信的人,会这样说:
[停顿了几秒]“这件事你不对。”
他也并不是能够马上组织好语言,他也需要时间,但是他的区别在于不怕空气忽然安静,而是直接不说话,说话要停顿的时候,相信别人的注意力是不会跑的。敢于停顿,等他组织好语言后,直接给答案。
越想掩饰尴尬往往就越尴尬,越显得自己越不自信,自然说服力大打折扣。核心自信的人,能抗住情绪,不做相关弥补动作。
“越掩饰,越low逼。”
“不敢冷场?不敢是低价值!”
2.2 核心自信的推演
用情景自信逻辑去思考核心自信的来由:我有什么,我自信。
那么,我为什么不能设定一种内在价值体系,大多数情景下我都拥有,以它为自信的资本?比如:
我扛得住,放的开,面对喜欢的女孩能做自己。我想说什么我就说什么,我想停顿10秒我就能停顿10秒。
前面的例子,科学家拥有丰富的科研知识,但是他在音乐会上没有所谓的艺术细胞,所以他因为平时没有培养这方面的兴趣而感到不自信。
土豪开豪车撩妹,他拥有了豪车,他很自信。但是当他豪车没有了,他就退却了。
那么,深入思考,我们需要一种随身携带的东西在身边,无论遇到什么情景都有用,让我们很自信,所以什么样的东西能够随时携带的?
这个东西的判断标准如下:
这个东西是能随身携带的。
人类恒古不变的价值体系:勇敢,放的开,扛得住。